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北省学科专业调整“三年大变样”行动计划和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科学推进新文科类专业建设,3月12日,我校在创新创业中心103会议室召开新文科类专业建设调研工作会议。校长蔡振禹主持会议并讲话,副校长王自力、张盈利,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学位办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文学院、法政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马克思主义学院七个新文科类院系代表80余人参会。
会上,七个学院分别就各自专业基本情况、专业转型升级、专业群建设、新增专业建设规划及下一步工作思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汇报。
蔡振禹指出,在数字化、全球化、智能化背景下,加强以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跨学科融合、跨界合作为特征的新文科建设是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战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必然举措,是学校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学校应用转型发展,实现硕士立项建设取得突破的关键举措。各职能部门、相关学院要牢牢把握新文科人才培养的跨学科性、创新性、应用性、国际化特征,主动精准对接区域主导产业、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对新文科人才需要,找准我市文化兴市与基础教育扩容提质人才需求,统筹调配教育教学资源,坚持融合发展,全力做好新文科建设工作。
蔡振禹强调,要精准聚焦需求,推动专业转型升级。聚焦时代发展需求,深入剖析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精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文科人才能力要求变化,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坚持问题为导向,整合资源,促进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建立跨学科交流平台,激发跨学科思维碰撞,探索“文科+科技”“文科+产业”等创新模式,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新文科育人体系。要创新工作思路,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始终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教育理念,强化实践教学,加强与行业内领军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建一批高质量、专业化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锻炼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现从理论知识学习到实践应用的有效转化。要挖掘特色优势,强化特色学科培育。深入挖掘自身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精准定位特色学科建设方向,逐步打造具有学校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学科品牌。聚焦特色学科建设培育方向,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产出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以特色学科为引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相关专业协同发展,形成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同共进的良好发展局面。要坚持开放协同,深化校企合作发展。牢固树立开放协同发展理念,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充分挖掘和用好合作企业资源和校内外产业学院的有利平台,助力专业调整、转型升级改造和专业群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支持教师与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行业实践、前沿技术体验等途径,加深理论与实践融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提升,培养兼具深厚理论与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团队,提升新文科人才培养质量。
与会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从宏观规划、资源配置、教学管理、科研创新等角度提出指导意见,为新文科专业建设提供了多维度的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