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师先为人”
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应该做到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在学生的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在教育学生之前,自己首先就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思想意识上严格要求自己,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2、“以学生为中心”
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有很多老师仍然不自觉地在潜意识中存在教师是知识权威的观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够重视。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应该逐渐重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当作课程教学的“目标用户”,将“用户需求”和学情分析作为课程教学设计的起点和指导方向。教师在预习、讲授、任务和复习等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应该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信息化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在引导、促进和督导学生方面发挥作用,利用翻转课堂、合作学习、课后论坛等教学形式,将教学转变成为最大限度促进和帮助学生自学的教育活动。
3、“上好每一节课”
上好每一节课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锤炼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创新的根本手段。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积极地准备和参加教学竞赛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备赛绝不是朝夕之事,而是恒久之功。只有在日常教学中养成建设课程资源的意识,积累优秀的教学案例,对学情进行认真分析,并依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等,使教学成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化的创新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目的。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教育目标,实现这种目标就要从一点一滴、从每一节课做起。
4、“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关注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不是机械的、教条的,而是灵活多变、充满个性的。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根据学生特点、教学条件等来合理地运用,选择适用于学生的最优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当前科学发展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亲和力,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这就要求我们作为老师,要走下学术权威的神坛,充分熟悉并利用学生所见所想,努力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共同点,引发学生共鸣,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因此所谓的教学方法其实就是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学如果以科学的理念和锻炼方法为指导,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从而具备实效性、趣味性和科学性,才会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科学化思维能力的目的。
5、课程思政要“用心、用功、用情”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的专业课程,特别是人文社科类的专业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我们应该认真钻研学术知识,深入挖掘专业知识本身存在的价值倾向和家国情怀,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拓展和开发。教师不应该只做教材和知识的搬运工,而是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使专业课程体现时代性,使专业课堂成为引领学生主流价值的营地。专业课程教师应当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意识,履行好教书育人的初心和职责。但同时,课程思政也要注重呈现角度和呈现方式,“思政”和“课程”的关系应该“如盐化水”,避免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生硬地灌输价值观念。而应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引人入胜地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制度的历史性变革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应在扎实的文献研究和社会调查基础上,把家国情怀自然渗入各类专业课程的方方面面,从而实现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效果。这都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用功”挖掘,在教学过程中“用心”展现,在日常生活中“用情”感化。
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培养教师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应该是贯穿于每天的日常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在每一节课、每一门课中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教学反思的思考与实践,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总结实践经验,在全校营造出重视课程团队建设和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的育人氛围,从而促进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和整体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