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宋清阁)
发布时间:2022-04-10  查看次数:
 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在线收看了北京师范大学李芒教授《新时代大学教师与有效教学方法》、华中师范大学李睿《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创新思考与实践》、北京大学冯菲《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王力娟《教学研究的选题和方案设计》、上海中医药大学张黎升教授《一线教师课程思政工作的内容选择和融入路径》等课程。通过这次线上培训会,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对李睿教授的“幸福地教与快乐地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创新思考与实践”感触颇深。

李睿教授指出,“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其实信息技术改变的不止我们的生活,还有我们的工作 ,我们的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尤其是对于师范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树立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思想,掌握多项软件操作技能,为日后从事师范教育打下基础。就目前我校面向全校师范生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门课,正是李睿教授思想的具体体现。

这门课程是师范教育类通识课程。针对目前大学生实际能力,参照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精选了与各学科教学实践密切相关的主题资源展开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用性,旨在帮助师范生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获取、加工和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开拓视野,不断自主更新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操作应用性软件的一般思路、方法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课程软件设计与制作水平。使学生轻松驾驭信息技术,掌握信息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整合。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思想和社会实践价值,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之间的关联,树立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教学整合意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模式和方法,具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设计并进行实践教学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具有良好信息技术素养,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研究、写作能力。

课程设计的理念:(1)坚持“理论强调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的宗旨。始终坚持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指导思路,实践教学中突出案例详解,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突出学生教师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根据课程对应的各学科专业、不同学科教师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教学标准、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目标,进行教师岗位需求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围绕不同教学岗位的核心能力整合教学资源,培养教学技能,提升教学能力。(3)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立足学生教师职业发展,分析各学科不同教师职业特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其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4)完善教学资源建设。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师能力需求、建设线上、线下教材资源、实践素材资源库等,确保培养内容与中学教师的需求达到无缝对接。

课程设计的思路:根据教师职业岗位应具有的素质、知识、能力结构分析,课程教学以现代教育技术、数字化资源采集与加工,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等环节组织课程内容,突出职业技能性要求,以理论适度、重在实践为原则,将教师中学教学中可能要用到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视频观看、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实践实训等方法相结合,构建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法体系,注重项目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按照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要求组织教学。教学评价采取表现性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教学基础知识与教师职业技能的双重考核,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1)理论教学:整体理论内容以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项目为载体,以项目教学来组织课程内容,将各项目内容划分为互相联系的以教学单元为导向的学习任务,通过对各分项目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师生活动等内容的描述,来设计课程理论教学。最后,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任务点的测试与评价,以及整体综合项目的测评来完成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与考核。(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是以各专业学生不同的培养目标、课程特点为指导思想。通过项目设计、任务驱动、实践实训等形式实现教学目标,并凸现出教师职业教育要求。

在学完李睿教授的讲座后,会把他对于教学上的一些新探索糅合到课程里来,比如在教学方式上,课程组老师会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采用理论知识和技术讲授采用线上方式,技术实践采用线下方式,使该课程的教学是名符其实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真正发挥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各自之优势。同时争取建设具有较强交互功能的网站。强化混合式教学资源建设,形成含有教师队伍、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授课教案、电子教案、教学视频、习题与解答、试卷与答案、实践指导、主要参考书、评审资料等内容丰富的辅助教与学的网站。特别设置课程论坛作品展播作品评赛等师生、生生共享交流乐园,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满足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应用此平台对本课程有关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拓展、创新等活动场所。